
2022年9月2日纽约深夜,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比赛第三轮,中心球场晚场焦点战中,美国选手塞蕾娜·威廉姆斯(以下简称小威)1:2不敌澳大利亚人汤姆贾诺维奇,无缘十六强。这是时年41岁的小威廉姆斯第86次参加网球大满贯赛事,也是最后一次。20多天前,23届大满贯单打冠军得主小威登上了美版《VOGUE》9月刊封面,发表了她的退役告别信。世界女子网球联合会致敬小威——你定义了伟大。
小威的逆袭成王,是让人振奋的。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甚至是被恶意包围的普通人如何长成自己人生,甚至整个世界的大女主,她的勇敢所展现出来的力量为全世界所有人指引方向。
勇敢,是做真实的自己,敢于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说“不”
生长于黑人贫民社区的小威,从小就对种族歧视不陌生,她的父亲理查德·威廉姆斯就曾多次涉入种族间的暴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小威从来不会回避对于种族歧视的关注,从来都是针锋相对。面对一些人口中,威廉姆斯姐妹只会靠“种族天赋”,靠力量打球的揶揄,小威直接回怼:“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只是说威廉姆斯姐妹速度快力量大,却故意忽视我们在技术上的优势。”
某种程度上,小威拒绝任何形式,甚至潜在的不平等。例如她会在社交媒体公开指责反兴奋剂机构针对她进行频繁的随机药检。她说:“我对检测本身完全没有意见,但这需要平等对待,而不是集中于一个人。”她在非洲出资修建了学校并捐赠物资,来帮助当地的儿童。她的风投公司Serena Ventures已经投资了超过60家初创企业,近八成都是女性和少数族裔创立的公司。
“我为自己是黑人而自豪。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人们说黑人要比别人付出两倍的努力,特别是黑人女性——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勇敢,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坚持把它做好
和美网等赛事的一次次恩怨情仇、与种族歧视的多年对抗、因为身材打法而遭受的外界质疑……小威在球场上受到比其他女子选手更多地嘘声和讪笑,她用自己的斗志,用自己的勤勉,最终用自己的冠军回应,将一切外界嘈杂转化成了在球场上所向披靡的统治力,成为真正的女王。
“我当然知道不存在绝对的完美,但我清楚自己的完美标准是什么,如果达不到就不会停下来,对我来说这就是成为塞蕾娜的本质。”
职业生涯27年,23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和14个双打冠军,319周保持世界第一,4枚奥运金牌,5次年终总决赛冠军。如果说,年轻时的辉煌可以将一部分归功于过人的天赋,那么成为老将之后的持续输出,足以证明小威的顽强和坚持。
坚持自己认定的道路,认准的方向。纵使目前没有任何进展,没有成功的迹象,但是久久为功,量变飞跃成质变。
坚持热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欢喜之光,照亮理想之路,尽情奔赴。
勇敢,是敢于面对生活的坎坷,绘就自己的人生
当提起小威,许多人会感叹她击球和发球的力量,感叹其球场上舍我其谁的霸气,但和所有其他球员一样,小威同样也只有一副血肉之躯。
从年轻时出道开始,她就频频遭遇伤病的影响,多次因伤退出重要赛事或是远离训练场,只是她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挺了过来。
早在2003年,22岁的小威就接受了左膝盖手术,这一伤病在之后也是断断续续,时不时就出来捣乱。
2016年美网半决赛输球后,当时小威的教练莫拉托格鲁说过这样一句话:“她(小威)打网球的时间太长,膝盖软骨组织大部分已经磨没了,就剩下一点儿,所以骨头会直接相互摩擦。”
而这位“女金刚”身上的老伤还远远不止这一处,从手肘到背部,从腿部到双脚,小威身上几乎每一个运动的部位都遭遇过伤病的折磨。只是每一次,伤病能够暂停她的脚步,却从来没法将她击倒。
除了病痛,她还有跨越鬼门关的经历。2011年,小威就遭遇过一次肺栓塞的惊险,而到了2017年产女期间,因为新生儿心率骤降而不得不接受了剖腹产,后来又出现了肺栓塞的症状,在小威本人的强烈要求下,医生才为她进行了肺栓塞的相关检查,结果果然如此。
与此同时,小威出现了剧烈咳嗽、伤口迸裂、内出血等症状,接受了包括植入血管过滤器在内的一系列并发症治疗,这才从鬼门关前抢回了一条命。
“我好几次遭遇低潮,但每一次我都能站起来,掸掸身上的灰尘。”这是2012年,小威第四次美网夺冠之后所放出的自豪宣言。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她依然还站在场上,这本身就已经足够令人敬佩。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人生跌宕起伏,但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尽如人意,你无法控制。所谓的勇敢的人,并不是从来没有感受过脆弱,而是哭完了,歇一歇,回来再做一遍。
希望我们都能有直面自己的勇敢,有坚持热爱的勇敢,有不畏战胜困难的勇敢。借用童嵩珍常常对个案说的话:如果你自己不愿意勇敢地面对,不能坚持改变,又怎么会好起来呢?